제목   |  [8/16] 陪人看病能月入过万?“临时家属”成热门新职业 작성일   |  2023-08-08 조회수   |  18887

 

陪人看病能月入过万?“临时家属”成热门新职业

 

贴心扮演“临时家属”!青岛首家线下陪诊服务中心正式营业-青报网-青岛日报官网

 

 

  多年前,社交平台上的一个问题

  曾引来一众回答者:

  “有哪些让你觉得孤独的瞬间?”

  “一个人去医院看病。”

  这个回答即便放到现在

  也很容易让人感同身受,

  在一家医院的门诊大厅内,

  一楼的导诊台总是不缺前来咨询的对象,

  而且没有年龄大小之分。

 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数据,我国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超过1.9亿。老人对生活照料、医疗护理等需求旺盛,但养老服务基础薄弱,子女工作忙碌,照护服务等供需矛盾较为突出。

  此外,根据民政部官网显示,2022年中国有9700万独居人口,“一个人生活” 是许多年轻人的常态,然而根据医院的相关规定,在大部分有创检查和手术之前,都必须有患者和家属共同签字。

  在此背景下,“花钱找人陪我看病”已经成了不少人的刚需,陪诊师这个职业在各大城市悄然“兴起”。他们小到为患者取号、陪同候诊、与医生沟通、交钱拿药,大到跨城市问诊……职业陪诊师几乎可以包揽病人看病的一切准备工作。

  武汉一名90后陪诊师章章在社交平台上自曝,自己主要负责代办以及陪同就诊,基本上每天可以有600~800元收入,平均下来,一个月收入1.8万到2.5万。现在,章天白天跑陪诊业务,晚上就翻阅各类心理学、医疗服务类书籍,浏览科普视频等,学习相关知识。

  近日,记者跟随上海陪诊师刘转的脚步走进医院,实地感受了作为陪诊师的工作日常。

  特殊身份:“临时家属”

  见到刘转的第一面,她扎着干练的麻花辫,背着简约的黑色单肩包,手里拿着一叠给客户提前准备好的相关单据,脸上挂着充满亲和力的笑容。这是刘转第二次为这位22岁的客户陪诊,这次她要陪伴客户完成一次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抽吸活检。

  在陪同客户等待手术的过程中,消息通知在刘转的手机屏幕上不断闪烁,不断有新的客户经介绍找到她,“因为我细致,服务做得很到位,口碑好。”

  刘转对自己的评价是“比较灵活,思维开阔、灵敏,反应快”,这使得她一入行就感觉比较“上手”。入行一年半的时间里,刘转平均每天要接触2~3位病人,从几岁的孩子到几十岁的老人,刘转的服务对象基本覆盖全年龄段,而她的脚步遍及上海所有的三甲以及部分二甲医院。

  “人们对陪诊师的需求很大,年轻人在外奔波,有繁忙的工作和较大的生活压力,家中病人无人陪同,陪诊师就要充当‘临时家属’的角色”。

  在陪同就医的过程中,她印象最深的客户是一个三四岁的小孩。由于父母在外出差,孩子由外公照顾。“只有一个老人,又要照顾孩子还要在医院里跑来跑去,这太难了”,刘转接到单子后,立马约好时间上门,“孩子发烧我就只能抱着,30 多斤的小孩,发烧还呕吐,看着很心疼”,回忆起当时的状况,刘转历历在目。

  期间,孩子还在出租车上呕吐,她和家属把出租车打扫干净后才去看诊。全程抱着完成陪诊服务很累,但刘转认为自己和这个小孩很有缘分,“小孩子很喜欢我,我也是一个妈妈,跟小孩子沟通方面会感觉好一些。”

  不仅是老人和小孩子,年轻人对于陪诊师的需求也十分旺盛。

  “像是很多年轻人要做无痛胃肠镜,这种医院要求一定要有人陪同的,很多年轻人就是自己在大城市打拼,他们不想让家人担心,所以也会请陪诊师”刘转介绍,“我们也算是他们的‘临时家属’了”。

  作为客户的“临时家属”,刘转常常提前了解病人的情况,站在家属的角度考虑。她提到,“作为家属,病人日常的康复、饮食等都是我们要考虑的。”

  一年半的陪诊经历让刘转积累了更多与医生沟通的经验,每次陪诊,她都会记录医嘱,并详细向医生询问一些病人与家属可能考虑不到的问题。

  “很好理解,比如医生会对病人说,适度运动、适当饮食……但这个度究竟在哪?可能很多人一来医院就懵了,想不起来问医生,这个时候我就会追问,‘度’大概是多少?”

  特殊时期:家里临时的“主心骨”

  在陪诊中,刘转很注重对病人的情绪疏导,她觉得“生病的人心里是需要有依托的”,她会聊有关生活方面的事情,来分散他们的精力。

  “不要把他当病人要当朋友”,作为朋友,刘转常常为客户提供自己经验性的中肯建议。对外地人来说,刘转的帮助主要是信息方面,她会建议患者多多关注更加合适与专业的医院,提前规划就诊流程,尽可能地帮助客户节省路费、时间和精力。她认为,“家里一旦有人生病,经济方面的压力也会更大”,对家属而言,更加专业的建议与完善的流程规划,有助于减轻经济负担。

  有时候,刘转还会成为一个陌生家庭的“主心骨”。重大疾病发生时,家属在情绪上往往会“当局者迷”,在刘转的经验里,“一般家里人碰到这种情况会懵的,思维清楚的没几个,他们有时候没办法客观分析情况。”作为陪诊师,刘转会把所有的手续与流程安排妥当,她笑道,“除了付钱我不能付,其他事情我都给客户搞定。”

  “陪诊结束其实也是一份友情的开始”,这段特殊的关系也延伸到了陪诊之外,刘转分享,“我跟病人大多数都成了朋友,后来联系的比较多的,他们在上海有别的事情也会找我。”

  见过形形色色的病人并参与到他们的生活中,刘转感触颇深,“健康是非常重要的,有了健康才有后面的所有事情。看惯了在医院里发生的林林总总,(家属和病人)内心也必须要强大。”

  作为新兴业态,陪诊师当前还缺乏统一的职业规范和评价体系,但目前市场需求量正在逐步增加,以美团数据为例,截至今年6月底,平台上已涌现千余家提供陪诊服务的专业商户,商户数量较2021年增加了八倍,同期订单量增加近12倍。

  刘转对新兴职业的兴起有自己的认知,“人们缺的是优质的服务,上海是一个公平的地方,只要人够勤快、肯去做,总有适合你的岗位,总有适合你的位置在等着你。”

 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教授王星表示,数字经济催生多种新兴就业岗位,增进创造就业岗位的持续性。政府、学校、社会组织多方要形成合力推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,“同时通过多渠道引导社会对新职业形成正确认知,进一步提升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职业认同感。”

  你如何看待陪诊师这个职业?

  你会选择这项服务么?

  你认为专业的陪诊师需要哪些专业技能?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网址:http://www.ce.cn/xwzx/gnsz/gdxw/202308/08/t20230808_38663465.shtml

인쇄하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