제목   |  倍速,为何成了观剧“刚需”? 작성일   |  2021-11-04 조회수   |  1894

倍速,为何成了观剧“刚需”?

 

 

 

 

倍速,把观看体验的选择权,交给了用户。从0.5到3.0倍速,用户可以自由选择播放的速度。如果2.0倍速观看,一天半就能追完六七十集的电视剧,对时间有限、追求效率又不想错过热门剧的观众,或只想避开不喜欢的桥段又不想弃剧的用户,倍速成了可选项。

根据《2021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》显示,28.2%的网络视频用户不按原速观看,00后尤其青睐倍速功能,使用比例39.6%。倍速与当代社会普遍的“时间焦虑”一拍即合,已经是很多音视频应用的标配,“2.0倍速”甚至成为一种生活方式。倍速是视频播放界面上的一个虚拟按键,但一定程度上,它也代表了正在彻底改变的观看模式。新的手动触屏观看模式把看什么、什么时间看、怎么看的选择权,转交给用户,但“自由观看”很快成了“过度观看”。

用户对倍速的使用与满足,与当下生活普遍的“时间焦虑”有关。以效率之名出现的倍速,能解决网络文艺用户的“时间焦虑”吗?如我们所见,移动媒体对人们的日常操控,正在制造新的“时间焦虑”。

技术、资本对人类的束缚和操控由来已久。工业化社会要人们认同他人身体形象,新媒体引导人们接受他人的心理结构,从对偶像明星身体的模仿,到遵循新媒体程序设计者的心理轨迹,资本在对人们身心的改造与控制中,持续获利。倍速与艺术,效率目标与审美过程,从根本上是相互矛盾和拒斥的。因此,互联网时代的多屏媒介生态,很难再让人们花费大段连续时间充当观众,观看模式必然改变。

但是,在追求效率、鼓吹技术、沉浸快感的同时,有必要为艺术创作保留空间,为艺术审美慢下脚步,保持文艺的反思力量,正视消费社会与媒介对人类的操控。对此,需要文艺创作者的思考与自觉,也需要给艺术探索空间。网络文艺虽然具有明显的产品和使用特征,但终究应该肩负起引导与净化受众心灵与情感的作用,不能一味停滞于娱乐大众的层次。

另一方面,在新的观看模式下,兼容慢观看和慢美学的存在,或许借此可以使感知恢复活力,恢复被技术压缩的时间,被时间腐蚀的内心体验和记忆,获得观察世界的新方式。

倍速,本不是复杂的技术,却隐藏了诸多新型观看模式的复杂问题,倍速加快的不仅是观看速度,也加剧了触屏观看的沉迷,加剧了“时间焦虑”,这些有悖于倍速技术的初衷,因此更为值得关注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【生词】

1. 拒斥 [ jù chì ]:拒绝,排斥。

2. 鼓吹 [ gǔ chuī ]:宣传提倡。吹嘘:自我~。

3. 腐蚀 [ fǔ shí :通过化学作用,使物体逐渐消损破坏:~剂|这种塑料能抗酸碱的~。坏的思想、行为影响人的思想,使人逐渐堕落变坏:严防腐朽思想的~。

4. 有悖于 [ yǒu bèi yú]:指某些所作所为或现象和人们认识到的常理相冲突、不一致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网址:https://cul.huanqiu.com/article/45FCUjZeAOL

인쇄하기